基層干部和換電企業負責人認為,智能換電設施具有民生和“新基建”雙重屬性,建議從“以舊換新”、規范標準等方面加強政策支持,培育“換電模式”新業態,推動電動自行車換電有序發展。多位受訪人士建議,推動電動自行車加入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范圍,以此鼓勵居民通過市場化自購方式,用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大量置換居民的“非標車輛”,從源頭上遏制存量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隱患。近日,天山路街道全新打造的“暖新能量驛站”悄然亮相,該空間不僅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停駐休憩、應急救助等暖心服務,其中的智能換電柜更是“以換代充”緩解他們的“續航焦慮”。上午10點,記者來到天山路街道“暖新能量驛站”,此時恰好有騎手在智能換電柜前更換電動車電池,只見他掃碼開柜、更換電池、關閉柜門,不到幾分鐘,就讓車子再次電力滿格。電動車充電樁是一種專門為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的設備。溫州智能充電樁
換電柜提供的電池比騎手以前使用的大容量電池要小很多。記者留意到,申城的換電柜布局,目前基本都跟著快遞、外賣的網點走。中午12時,正是外賣高峰,浦東新區周浦鎮橫橋路上,外賣小哥絡繹穿梭。一名外賣騎手將電瓶車停在了橫橋路326號每日優鮮的門口。這里也設有3個換電柜。只見他從電瓶車上取下幾近沒電的電池,手機掃碼操作換電池。記者算了算,他從停車到換好電池,前后不過1分鐘。附近另一處周康路萬信酒店旁的換電柜,短短20分鐘內,就有8名外賣騎手來此換電池。外賣騎手小申介紹,這兩處換電柜距離周浦鎮萬達廣場不過2公里,周邊園區、居民區密集,成了外賣騎手優先的換電地點。“看電池快沒電,就趕快去更換。”他說,比起以前自備電池、回站點充電,這種新型的換電模式頗受外賣騎手青睞。 淮安充電樁量大從優電動車充電樁可以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結合使用,實現綠色能源充電。
非常麻煩。現在隨時可以換,省下的時間可以多接好幾單。”騎手只需手機掃碼就可以輕松取出滿電的電池換上,省去了以往兩三小時充電的時間,解決“續航焦慮”。除了效率,安全性能的提升也是小哥們注重的關鍵點。通過集中充電、快速換電,實現人車分離、車電分離,并在每個換電柜中設置高溫、煙霧報警,一旦柜中出現火情可立刻進行隔離,阻斷火源。其中一家快遞站點,由于換電柜放置在室內安全通道上,為了提高安全保障,鉑爾特工作人員將柜體移出安全通道,并設置**空間,實現柜內柜外雙重保險,讓充電換電更加安全。此外,鉑爾特相關部門也將定期對換電柜進行巡檢,確保其正常運行,為快遞、外賣小哥們提供持續、質量的服務。接下來,鉑爾特將牢牢把握新就業群體的需求導向,將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持續推動新就業群體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激發活力、做優服務,為騎手小哥“換”出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基于對電動出行領域的深入洞察,雅迪開創的全球較早“鈉電以換代充”新模式在深圳啟動。“電動車換電剛性需求不容忽視,在內部競爭和技術變革挑戰下,換電行業進入調整變革期,鈉電池換電可解決用戶面臨的充電慢、充電難、充電安全、續航焦慮、補能焦慮、成本問題等挑戰,對于產業鏈來說是利好的探索。”于清教說道。記者了解到,在換電過程中,雅迪鈉電池可支持換電柜內置的超級快充,15分鐘即可充80%,可實現即換即走的快速充換電。與此同時,這一模式還將大數據實時監測引入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當中,在方便用戶使用的同時,也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對于兩輪換電模式未來的發展規劃,雅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堅信更安全、便利的換電出行模式一定是未來新能源出行領域的主要發展風向,因此,雅迪也將長期在這一領域研發探索。 充電樁的使用可以減少噪音和空氣污染,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市場上各種不同規格型號的電動自行車,只要是國標產品,都能切換為換電模式。”中國鐵塔能源公司李祥波補充說,只需要到經營網點更換電源連接線和插頭即可。“居民切實感受到政策帶來的便捷和實惠。”營盤社區黨委書記張春芝介紹,試點小區推廣人數已達870人以上。她說,“從業主反映的情況看,***個比較安全,第二個比較方便,目前在營盤社區轄區內正在全面推廣。”培育換電模式新業態截至今年6月,全省在公安交管部門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數量已經達到635萬輛。據中國鐵塔能源公司測算,按照四分之一的車輛采用換電服務、每月每車換電費用30元計算,年換電費用超。如果加上換電柜、共享電池的投入,我省電動自行車換電市場規模可達數百億元。 充電樁技術可以實現電能的雙向流動,支持車輛對電網的能量回饋。南京什么是充電樁
電動車充電樁可以方便地為電動車充電,解決了電動車行駛里程的限制問題。溫州智能充電樁
今年以來,洛江區消防救援大隊在轄區部分小區內試點安裝“電動車阻車系統”,通過電梯智能攝像頭,AI識別電動自行車,一旦有電動自行車進入識別范圍,攝像頭就會發出警報,提醒居民禁止把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并聯動梯控系統,使電梯停止運行,直到車主將電動自行車推出電梯。該系統由物業承擔主體責任,強化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控,以減少火災風險。系統“上崗”后,小區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加強“技防”的同時,洛江區消防救援大隊在“人防”上下實功,聯合城管、公安、物業等,針對電動自行車停放、使用、充電等行為,定期開展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電動自行車違規停充行為。溫州智能充電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