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羅漢松種實為核果狀,近球形或卵圓形,成熟時肉質假種皮由翠綠色轉黃綠色,充分成熟時變為紫黑色。種實著生于肥大肉質的種托上,種托肉質圓柱狀,呈紅色或紫紅色,成熟后易脫落。每果內有種子1粒,種仁富含油脂,久藏易霉壞,喪失發芽率。種子粒重250-400克,發芽率60%-80%。布于中國廣西金秀、廣東南部及海南島瓊中(五指山)、白沙(黎母嶺)、保亭(吊羅山)及陵水等地海拔700-1200米山地,云南東南部(麻栗坡、西疇等)海拔1000-2000米地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加里曼丹島半陰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喜蔭濕環境,常散生于常綠闊葉樹林中或生于高山矮林內,亞高山森林、巖縫潮濕的地方。羅漢松盆栽時喜歡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所以應該使用腐殖酸土。武漢家養羅漢松怎么養活
羅漢松扦插繁殖:可于春、秋兩季進行。春插于3月中旬,選取1年生的粗壯休眠枝條作插穗;秋插于7~8月份,選取半木質化的綠枝作插穗。插穗都應帶踵,注意遮蔭。以3月移植為適宜。管理措施;插后搭蔭棚遮蔭。頭半個月,晴天時每2~3日澆一次水。以后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待土壤干燥時澆水。試驗結果:本試驗在6個月后檢查,短葉羅漢松成活率達98%,長葉羅漢松成活率達95%。根系都很發達,每株根數多達100條,根長達3厘米。但插穗過嫩或過老者成活率都較低。廣東房產項目用羅漢松養護知識羅漢松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不耐鹽堿和瘠薄。
羅漢松喜溫暖,耐寒性較弱。冬季溫度下降到13℃時,就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很低溫度不宜低于10℃。盆栽羅漢松,每隔兩年的時間翻盆換土一次,時間在春秋兩季都可進行。因為羅漢松根系發達,萌發力強,四季青枝綠葉,在一年的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如果蒔養兩年,盆壁基本串滿了須根,土壤的肥力也基本耗盡。所以,必須翻盆換土。培養土可用森林腐葉土2份,山泥土2份,腐殖土2份,塘泥土2份,腐熟的廄肥2份,充分混合,曝曬數日,整細過篩,上盆時還可用腐熟的油枯粉、豬干糞拌人少量的培養土,作為基肥。翻盆時,帶土團取出,剔去附著的舊土,并適當修剪過長的根系和腐朽的須根。修剪過密的枝條,換上新的培養土。
羅漢松為半陰性樹種,較耐陰。耐寒性較差,喜排水良好而濕潤的砂質壤土。羅漢松具有分枝點低的特點,可采用低位分枝的領導干形的整形方式。為培養中心主干,可對幾個粗壯競爭枝進行短截,剪口處留二次枝。短截后的競爭枝一年生長較弱,往后每年在主干上按一定間隔選留2~3個主枝,使其相互錯落分布,而后分別短截先端,下面要長留,上面宜短留,多余的側枝及時剪除。以后每年修剪時注意,使主干上的主枝成螺旋式上升分布。主枝長度自下而上逐個縮短,使整個樹冠形成典型的圓錐柱形。盆栽羅漢松則恰恰相反,在生長期需要大量水分,夏季晴天要經常澆水,一日兩次。
羅漢松當開花時,應及時把花蕾摘掉,以免消耗養分。在萌發新芽期間,也可以用控水、摘葉等方法,促使生長小葉,則更具觀賞性。對已造型好的盆景,還應注意摘心和修剪,控制水肥,防止枝葉徒長,以保持樹形美觀。在植株上盆時,可以在盆底施一些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以保證土壤中的養分充足。在植株生長季節再適當施一些稀薄的肥液。平時可以發酵一些餅肥水,每隔一段時間就給它澆一次,能使植株枝葉長勢茂盛。羅漢松樹姿優美,形態各異,具體制作成什么形式的盆景,也要因樹造型。它的枝條比較柔軟,蟠扎造型時不易折斷,一般都是先對主干造型,然后再對枝干造型,整體做到層次分明,疏密有致,才更具觀賞價值。羅漢松養殖的施肥方法:盆栽羅漢松,也需要補充養分。武漢四季羅漢松幼苗造型
羅漢松可門前對植,中庭孤植,或于墻垣一隅與假山、湖石相配。武漢家養羅漢松怎么養活
羅漢松上盆栽植時間,可以選擇在春秋季節進行。上盆時要墊蓋好盆底的排水孔,上面填入一層煤渣或碎石子作為排水層,以利于排水透氣。栽植時要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按實盆土后澆一次透水,防止陰涼通風處養護。羅漢松比較耐干旱,怕水澇,在生長期應保持土壤微濕潤。土壤干燥時及時補充水分,做到見干見濕。平時只要盆土不干,就不要澆水太勤,盆土過于潮濕會造成爛根黃葉。盛夏季節,天氣炎熱干燥,水分蒸發過快,可以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在周圍環境干燥時,要經常向葉面噴水來增濕降溫,以防葉子萎蔫。冬季可以保持土壤略干燥。武漢家養羅漢松怎么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