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有鍍鋅液的鍍槽中,經(jīng)過清理和特殊預處理的待鍍件作為陰極,用鍍覆金屬制成陽極,兩極分別與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聯(lián)接。鍍鋅液由含有鍍覆金屬的化合物、導電的鹽類、緩沖劑、pH調(diào)節(jié)劑和添加劑等的水溶液組成。通電后,鍍鋅液中的金屬離子,在電位差的作用下移動到陰極上形成鍍層。陽極的金屬形成金屬離子進入鍍鋅液,以保持被鍍覆的金屬離子的濃度。在有些情況下,如鍍鉻,是采用鉛、鉛銻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陽極,它只起傳遞電子、導通電流的作用。電解液中的鉻離子濃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鍍液中加入鉻化合物來維持。鍍鋅時,陽極材料的質(zhì)量、鍍鋅液的成分、溫度、電流密度、通電時間、攪拌強度、析出的雜質(zhì)、電源波形等都會影響鍍層的質(zhì)量,需要適時進行控制。當鋅層受到嚴重損傷,鐵基體受到威脅時,鋅會對基體產(chǎn)生電化學保護。安徽鋅鐵合金結構鋼工廠
鍍鋅厚度測量,一般是每一種規(guī)格的板抽3塊,在鍍鋅鋼板上面積不大于1cm2的考察面正反面各做3次鍍鋅厚度測量,所得的測量平均值為局部鍍鋅厚度,在該鋼板上測出的5次局部鍍鋅厚度的平均值為其平均鍍鋅厚度。涂層測厚儀測出的結果是厚度,單位是μm,鍍鋅層重量=厚度×7.14。這個厚度的單位用μm,得出的重量的單位就是克,實際上這個7.14就是鋅的密度值。簡單可以描述為鋼管表面鍍鋅層要求不小于300克,高鋅層要求不小于500克,具體以圖紙要求為準,折算成厚度分別是42微米和70微米。江蘇鍍鋅卷板廠家鍍鋅溶液有鍍液和無氰鍍液兩類。
熱鍍鋅主要應用在工業(yè)品中,熱鍍鋅層一般在35μm以上,標準要求在80μm左右,有些甚至高達200μm,覆蓋能力好,鍍層致密,在長年累月的歲月中,就算受到氧化破壞,也會不斷在表明生成保護膜,不斷保護內(nèi)里,主要用在各種線路配件金具或重要的持久性工業(yè)產(chǎn)品中。電鍍層比熱浸層均勻,一般都較薄,從幾個微米到幾十微米不等。通過電鍍,可以在機械制品上獲得裝飾保護性和各種功能性的表面層,還可以修復磨損和加工失誤的工件,電鍍鋅層較薄,主要為了增強金屬的抗腐蝕性(鍍層金屬多采用耐腐蝕的金屬)、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導電性、光滑性、耐熱性和表面美觀。主要應用在各種裝飾品或奢侈品中器械。
鋅鍍層厚度的因素主要有: 基體金屬成分、鋼材的表面粗糙度、鋼材中的活性元素硅和磷含量及分布狀態(tài)、鋼材的內(nèi)應力、工件幾何尺寸、熱浸鍍鋅工藝。 現(xiàn)行的國際和中國熱鍍鋅標準都根據(jù)鋼材厚度劃分區(qū)段,鋅鍍層平局厚度以及局部厚度應達到相應厚度,以確定鋅鍍層的防腐蝕性能。 鋼材厚度不同的工件,達成熱平衡和鋅鐵交換平衡所需的時間不同,形成的鍍層厚度也不同。標準中的鍍層平均厚度是基于上述鍍鋅機理的工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值,局部厚度是考慮到鋅鍍層厚度分布的不均勻性以及對鍍層防腐蝕性要求所需要的經(jīng)驗值。因此,ISO標準、美國ASTM標準、日本JIS標準和中國標準在鋅鍍層厚度要求上略有不同,大同小異。鍍鋁鋅鋼板的生產(chǎn)工藝與鍍鋅剛板和鍍鋁板的工藝相似,是連續(xù)熔融鍍層工藝。
熱鍍鋅層形成過程是鐵基體與較為外面的純鋅層之間形成鐵-鋅合金的過程,工件表面在熱浸鍍時形成鐵-鋅合金層,才使得鐵與純鋅層之間很好結合,其過程可簡單地敘述為:當鐵工件浸入熔融的鋅液時,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鋅與α鐵(體心)固熔體。這是基體金屬鐵在固體狀態(tài)下溶有鋅原子所形成一種晶體,兩種金屬原子之間是融合,原子之間引力比較小。因此,當鋅在固熔體中達到飽和后,鋅鐵兩種元素原子相互擴散,擴散到(或叫滲入)鐵基體中的鋅原子在基體晶格中遷移,逐漸與鐵形成合金,而擴散到熔融的鋅液中的鐵就與鋅形成金屬間化合物,沉入熱鍍鋅鍋底,即為鋅渣。當工件從浸鋅液中移出時表面形成純鋅層,為六方晶體。其含鐵量不大于0.003%。對鍍鋅板基板的化學成分的要求。浙江熱鍍鋅卷板制造
酸性鍍鋅工藝中還有一種硫酸鹽鍍鋅工藝。它的主要成分是主鹽硫酸鋅。安徽鋅鐵合金結構鋼工廠
電鍍鋅層厚度一般為5-15μm,而熱鍍鋅層一般在35μm以上,甚至高達200μm,熱鍍鋅覆蓋性好,鍍層致密,無有機夾雜物。眾所周知,鋅的抗大氣腐蝕機理包括機械保護和電化學保護。在大氣腐蝕條件下,鋅層表面有ZnO、Zn(OH)2和堿式碳酸鋅保護膜,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鋅的腐蝕。保護膜(也稱為白銹)損壞并形成新膜。當鋅層受到嚴重損傷,鐵基體受到威脅時,鋅會對基體產(chǎn)生電化學保護。鋅的標準電位為-0.76V,鐵的標準電位為-0.44V,當鋅和鐵形成微電池時,鋅作為陽極溶解。它作為陰極受到保護。顯然,熱浸鍍鋅比電鍍鋅具有更好的耐大氣腐蝕性。安徽鋅鐵合金結構鋼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