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軋后的鋼板屈服強度高達680MPa以上,而產品標準要求是260~350MPa;屈服強度是670~660MPa,標準要求是不大于240MPa;標準要求為45,實際高達190~200,而標準要求不小于39%:沖壓深度標準要求不小于10.3mm,而冷軋后只為7mm。由此可見,帶鋼經壓下率為70%左右的冷軋,晶粒組織被延伸和硬化,這樣的帶鋼幾乎不能進行任何進一步的加工成形,與產品標準要求完全不符。為此,必須適當調整晶粒的成長和恢復所需的塑性,以得到標準要求的力學性能和良好的成形性。冷軋,是指在常溫下,用軋輥的壓力擠壓鋼材,改變鋼材形狀的軋制方法。冷軋雙相鋼公司排名
影響冷軋件咬入的因素: ⑴軋輥直徑及壓下量的影響:當板厚一定時,軋輥直徑愈大,則咬入角愈小,愈易咬入。 ⑷軋制速度對咬入的影響軋制速度提高,不利于軋件咬入,軋制速度降低,則有利于軋件的咬入。軋制速度影響咬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軋制速度的提高,降低了軋輥與軋件間的摩擦系數,使咬入困難,另一方面是由于軋制速度的提高產生了妨礙軋件咬入的慣性力。在某些軋機上,為了保持軋制過程的高生產率,但又避免由于提高軋制速度給咬入帶來的不良影響,通常采用可調節速度的軋制方式。在咬入時期,輥速降低一稱為咬入速度,當軋件咬入后,提高輥速,進行正常軋制。安徽冷軋結構鋼哪里有冷軋后的帶鋼可能燙手,但還是叫冷軋。
冷軋平整主要缺陷及控制方法: 1 銹蝕 鋼板表面有黃色或褐色、黑色點塊狀斑跡,主要原因為鋼板表面有水存在,發生微電池效應,產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在現場的生產中影響的因素主要有:環境因素影響,空氣濕度達或者鋼卷周圍有水存在;濕平整液濃度低于工藝要求,或者平整液吹掃不凈;中間產品存放時間過長。 2 劃傷 來料浪形過大或設備突起點而引起的連續斷續或連續劃傷。其原因主要有輥系的速度不同步。生產時應注意控制并處理平整原料質量(扁卷、松卷、內徑破損);對來料松卷要求減小張力、低速生產、避免開卷擦傷;檢查與鋼板接觸輥輥面是否有突起點、帶鋼上下表面的設備位置是否正確。設備檢查輥系是否同步。 3 滑移線 帶鋼在沖壓過程中表面產生類似橘皮一樣的斜紋,學名為呂德思帶。 產生原因為:平整力不足;熱軋之后在臨界區域發生再結晶而引起的晶粒粗大;退火溫度過高而引起的晶粒粗大;合金元素影響的晶界偏析。
近年來,冷軋帶鋼生產技術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自動化程度。在生產操作自動化方面,普遍采用各種形式的極限開關、光電管等、對每個動作實行自動程序控制,實現了鋼卷對中、帶鋼邊緣糾偏、機組中帶鋼速度的自動調整、剪切鋼板的自動分選等自動化操作和控制。 2.改進軋機結構。1971年以來,出現了全連續式冷連軋機。這種軋機只要一次引料穿帶后,就可實現連續軋制。此時,后續帶卷的頭部通過焊接機與前一帶卷尾部焊接在一起。為了保證帶鋼能夠連續軋制,在連軋機人口端設置了活套裝置。在冷連軋機組出口端沒置了分卷用的飛剪機,并設置了兩臺卷取機,以便交替地卷取帶鋼。全連續式冷連軋饑即使在換輥時,帶鋼依然停留在軋機內。換輥一結束,軋機可立即進行軋制。采用全連續式冷連軋機,可以提高生產率30%-50%,產品質量和收得率也都得到提高。 3.改進生產工藝。不斷采用新工藝、新設備,例如連續退火作業線和淺槽鹽酸酸洗、HC軋機、和異步軋制等,以簡化冷軋工藝過程,提高冷軋帶鋼的精度和節省能量。冷軋是熱板在冷軋工序后得到的。
冷軋:用熱軋鋼卷為原料,經酸洗去除氧化皮后進行冷連軋,其成品為軋硬卷,由于連續冷變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軋硬卷的強度、硬度上升、韌塑指標下降,因此沖壓性能將惡化,只能用于簡單變形的零件。軋硬卷可作為熱鍍鋅廠的原料,因為熱鍍鋅機組均設置有退火線。軋硬卷重一般在6~13.5噸,鋼卷在常溫下,對熱軋酸洗卷進行連續軋制。內徑為610mm。因為沒有經過退火處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機械加工性能極差,只能進行簡單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彎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簡單來說,冷軋,是在熱軋板卷的基礎上加工軋制出來的,一般來講是熱軋→酸洗→冷軋這樣的加工過程。由于冷軋使材料產生加工硬化,當總變形量達到60%~80%時,繼續變形就變得很困難。冷軋雙相鋼公司排名
冷軋工藝潤滑的乳液隨著帶鋼的移動帶到冷軋車間地面。冷軋雙相鋼公司排名
近年來,中國鋼材卷板銷售,熱軋卷板,酸洗卷板,冷軋卷板,鍍鋅卷板,鍍鋁鋅卷板,電鍍鋅卷板,電工鋼卷板,彩涂卷板,電鍍錫卷板,馬口鐵,鍍鋁鎂鋅卷板,鍍鋁卷板,鍍鋁硅,鋁板,鋁卷,冷軋汽車鋼,鍍鋅汽車鋼,酸洗汽車鋼,寶鋼汽車板,彩鋼瓦,馬口鐵保鮮膜鋸齒,結構鋼,冷軋不銹鋼,不銹鋼卷板等保持著高速發展,冶金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急劇擴張,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成為潮流,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公司的管理幅度迅速加大,冶金企業出現了集團化的發展趨勢,資源整合成為冶金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課題。通過使用傳感器監控生產中各主要設備的能耗指標、污染物排放指標等,逐步構建起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工業體系,實現冶金礦產的集約化發展。由于長期以來過分依靠對國外技術裝備的引進,因此,雖然國內冶金礦產已經進入需要依靠技術進步提升重點競爭力的階段,但沒有讓國內冶金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獲得較大提升。與此同時,全球礦業領域即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產能釋放,未來幾年有限責任公司(自然)行業供給過剩將進一步加劇,產品價格繼續下滑、盈利空間持續縮小在所難免。為適應新的市場形勢,國際礦業公司已啟動了調整模式,中小礦業企業的生存環境將持續惡化,行業深度變革即將開啟。冷軋雙相鋼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