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丟分的34個點:
11、萬有引力中公式的使用中會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
萬有引力部分是高考必考內容,這部分內容的特點是公式繁雜,主要以比例的形式出現。其實,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與特點,就會迎刃而解的。*主要的是在解決問題時公式的選擇。*好的方法是,首先將相關公式一一列來,即:mg=GMm/R2=mv2/R=mω2R=m4π2/T2,再由此對照題目的要求正確的選擇公式。其中要注意的是:
①地球上的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就認為是其重力(不考慮地球自轉)。
②衛星的軌道高度要考慮到地球的半徑。
③地球的同步衛星一定有固定軌道平面(與赤道共面且距離地面高度為3.6×107m)、固定周期(24小時)。
④要注意衛星變軌問題。要知道,所有繞地球運行的衛星,隨著軌道高度的增加,只有其運行的周期隨之增加,其它的如速度、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等都減小。 安培力做多少負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浦東新區放心的高三物理等級考
容易丟分的34個點:
14、有關“機械能守恒定律運用”的注意點
機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條件是只有重力或彈簧的彈力做功。題目中能否用機械能守恒定律*xian著的標志是“光滑”二字。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表達式有多種,要認真區別開來。如果用E表示總的機械能,用EK表示動能,EP表示勢能,在字母前面加上“△”表示各種能量的增量,則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數學表達式除一般表達式外,還有如下幾種:E1=E2;EP1+EK1=EP2+EK2;△E=0;△E1+△E2=0;△EP=-△EK;△EP+△EK=0等。
需要注意的,凡能利用機械能守恒解決的問題,動能定理一定也能解決,而且動能定理不需要設定零勢能,更表現其簡明、快捷的優越性。 浦東新區放心的高三物理等級考轉化為內能的量等于滑動摩擦力與相對路程的乘積,即Q=f. Δs相對。
容易丟分的34個點:27、解“力、電、磁”綜合題*重要的兩步驟和*主要的得分點電磁感應與力電知識綜合運用,應該是高考重點考又是考生得分*低的問題之一。失分主要原因就是審題不清、對象不明、思路混亂。其實,解決這類問題有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方法步驟:①就是首先必須從讀題審題目中找出兩個研究對象,一是電學對象。即電源(電磁感應產生的電動勢)及其回路(包括各電阻的串、并聯方式);二是力學對象:這個對象不是導體就是線圈,其運動狀態一般是做有一定變化規律變速運動;②選擇好研究對象后,一定要按下列程序進行分析:畫導體受力(千萬不能漏力)→運動變化分析→感應電動勢變化→感應電流變化→合外力變化→加速度變化→速度變化→感應電動勢變化,這種變化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其中有一重要臨界狀態就是加速度a=0時,速度一定達到某個極值。采分點:這類題目必定會用到:牛頓第二定律、法拉弟電磁感應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動能定理、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功能原理),摩擦力做功就是使機械能轉化為熱能,電流做功就是使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阻上的熱能)。
高中物理必背二級結論65條—56-60
56.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跟介質和頻率有關;而機械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只跟介質有關。
57.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相鄰的任何核子間都存著核力,核力為短程力。距離較遠時,核力為零。
58.半衰期的大小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內部本身的因素決定,跟物體所處的物理狀態或化學狀態無關。
59.使原子發生能級躍遷時,入射的若是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須等于兩個定態的能級差或超過電離能;入射的若是電子,電子的能量必須大于或等于兩個定態的能級差。
60.原子在某一定態下的能量值為En=E1/n2,該能量包括電子繞核運動的動能和電子與原子核組成的系統的電勢能。 在圓形磁場區域內,沿徑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徑向射出——對稱性。
容易丟分的34個點:15、關于各種“轉彎”情形在實際生活中,人沿圓形跑道轉彎、騎自行車轉彎、汽車轉彎、火車轉彎還有飛機轉彎等等各種“轉彎”情形都不盡相同。維壹共同的地方就是必須有力提供它們“轉彎”時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顯然,不同“轉彎”情形所提供向心力的不一定是相同的:①人沿圓形軌道轉彎所需的向心力由人的身體傾斜使自身重力產生分力以及地面對腳的靜摩擦力提供;②人騎自行車轉彎情形與人轉彎情形相似;③汽車轉彎情形靠的是地面對輪胎提供的靜摩擦力得以實現的;④火車轉彎則主要靠的是內、外軌道的高度差產生的合力(火車自身重力與軌道支持力,注意不是火車重力的分力)來實施轉彎的;⑤飛機在空中轉彎,則完全靠改變機翼方向,在飛機上下表面產生壓力差來提供向心力而實施轉彎的。 秋季一輪復習沖刺課程。浦東新區放心的高三物理等級考
導體棒圍繞棒的一端在垂直磁場的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而切割磁感線產生的電動勢E=BL2ω/2。浦東新區放心的高三物理等級考
容易丟分的34個點:30、要正確理解變壓器工作原理
會推導變壓器的電流、電壓比,會畫出電能輸送的原理圖變壓器改變電壓原理就是利用電磁感應定律設計的。通過該定律可以直接得到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上的電壓比U1/U2=n1/n2;利用輸出功率等于輸入功率的關系也很快得出原、副線圈上的電流比:I1/I2=n1/n2。這里只指只有一個副線圈情形,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副線圈,那么必須還是按照電磁感應定律去推導。
這里特別說明的要注意“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的原理與接法。 浦東新區放心的高三物理等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