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下稱“黃海所”)研究員陳松林介紹,當前主流的重力式網箱可以抵御12級臺風。業界已經研發出了半潛式網箱、桁架式養殖平臺、養殖工船等裝備,能夠抵御更大的臺風。黃海所牽頭開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開放海域和遠海島礁養殖智能裝備與增殖模式”,研制出了中國首座深遠海大型管樁養殖圍欄“藍鉆1號”等14個大型養殖裝備,為拓展海水養殖空間和打造深遠海優良蛋白生產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撐。引入現代化生物技術,提高水產養殖的遺傳改良水平。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
不過,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這個概念,較早形成于20世紀60~70年代的歐洲。該系統較初的思路是通過改進傳統的流水養殖,以儲水為目的,讓養殖場在枯水期保證有足夠的水源進行養殖。隨著歐洲在循環水養殖技術持續實踐,加入提升效率、跨自然限制和環保等養殖需求,發展出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發展至今,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已形成魚池、凈化系統、溫控系統、增氧系統和殺菌消毒系統多個子模塊。通過機械、生化過濾等設備,將魚池中出現的廢料和有毒物質進行過濾或轉化,從而凈化水質,循環利用;溫控系統和增氧系統則負責保證養殖池水的水溫和溶氧,提供適宜水生物的生長環境;殺菌消毒系統則負責消除水體中病毒、細菌等外來致病原體。河南微生物工廠化水產養殖服務商創新養殖模式,如“稻漁共生”,實現了一田多用、一水多養。
工廠化養殖,是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必然趨勢!那么,什么是工廠化養殖,它和傳統養殖模式又有怎樣的區別呢?現代化的水產養殖工廠,不僅可以智能控制水體溫度,還安裝了全自動循環水處理設備及增氧機、涌浪機等設備。相較于傳統池塘一畝水面1500斤的養殖量,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每立方米的水體可以養100斤魚!換句話說,就單位面積的產量而言,循環水模式就比傳統魚塘提高了40幾倍!高密度、高產能、高效益,除了能實現“三高”以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還能省人工、節能耗!
工廠化養殖采用閉合式的循環,從底部排出來的水,經過凈化處理,再排回魚池重復利用。主要的流程,主要通過微濾機、紫外線殺菌到蛋白質分離器、生物濾池。通過凈化處理的水,再回流到養殖魚池,這樣就形成閉合式循環,跟外源的水比,這種封閉的循環水體是沒有污染的。工廠化養殖受外界天氣影響比較小,外面到了冬天一般水溫低于十度,魚類就不吃食了。而在室內的話,就能夠繼續生產,全年生長??傮w來說,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生長時間明顯長于室外池塘。模擬自然環境養殖,使水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建議采用“雙系統雙管道”的供氧系統,“液氧”+“爆氣系統”雙保險。養殖水體保持循環流動,在沉淀池沉淀大顆粒雜質,24小時循環次數,根據養殖密度和階段確定。再通過全自動轉鼓過濾器,進行微米級過濾,分類出水中大于濾網孔徑的固體顆粒和懸浮物。經過全自動轉鼓過濾器的水體流入MBBR生化池內,生化池中填滿大量的生物媒介球,同時投放組合生物菌群,附著在池內的生物媒介球中,在生化池底部排有曝氣管道,對整個生化池進行曝氣增氧,使含有生物菌的媒介球不停翻滾,與水體充分接觸,生物菌會分解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及沉淀物等。采用封閉式循環水系統,工廠化養殖降低了水體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天津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服務商
養殖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結合,拓展產業鏈條。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
“工廠化養殖的降本增效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睏顫硎荆滓蝿帐墙档驮O備成本,養殖戶都希望設備企業的智能化高,設備質量好,性價比高。其次是養殖效益,養殖企業的經營和磨合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磨合過程中,如何正確使用設備,減少機器折舊也是一個關鍵點。楊濤表示,工廠化養蝦是未來主流趨勢,但在技術層面,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系統運營成本較高,全程循環水的運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次,設備企業與養殖企業之間的磨合也是一大難題。如何根據養殖過程調整設備的使用量、水泵的頻率等參數,需要雙方長時間的合作與探索。 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