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行業廢氣難治理、危廢難處置,為解除困局,臺州市天臺縣通過構建活性炭“感知—更換—運輸—再生—回用”VOCs治理“綠島”新模式,實現廢氣治理水平提升和危廢源頭大幅減量化,有力推進“無廢城市”的建設進程。項目試點單位臺州市瀚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廢活性炭再生中心已順利投產,預計年處理廢活性炭約2萬噸,年產再生活性炭約8640噸,有效解決臺州市廢活性炭收集難、處置難的問題,實現活性炭再生循環使用。完成試點企業標準化再生型活性炭吸附裝置改造提升工作,改造后活性炭吸附裝置非甲烷總烴去除率高達76%。綠島模式鼓勵城市以生態保護和自然景觀保護為目標。回轉窯綠島模式參股
在主旨報告環節,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針對“綠島”治理模式提出建議。他指出,要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涉VOCs“綠島”治理模式集約高效的優勢,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及項目環評等進一步明晰各方的責任和義務,確保VOCs“綠島”設計好、建設好、運行好、運營好、效果好。此外,制定和完善支持相關模式有序發展的法規標準和經濟政策,聯合攻關引導示范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在治理模式中充分考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要求,不斷提升治污水平。山東危廢綠島模式投資綠島模式鼓勵城市建設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強化監管措施。明確“綠島”建設運維主體及“入島”中小企業的排污許可責任,清晰劃分權責利;要求“綠島”項目安裝污染在線監控裝置并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聯網,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建立“綠島”項目運行情況考核機制,并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實施信息公開。通過一攬子的監管措施,防止“綠島”不“綠”,變分散排放為集中排污。組織召開全省“綠島”建設現場會,先后編制兩輯《全省“綠島”建設試點項目典型案例匯編》,以豐富的典型案例,分享經驗做法,加強引導示范。
2020年2月,江蘇將共享經濟理念融入環保治污領域,引導市場主體建設共享型環保設施——“綠島”項目,成為全國頭一個在全省范圍內探索“集約建設、共享治污”模式的省份。到目前為止,江蘇全省已篩選確定187個“綠島”項目,有力促進了企業達標排放,也讓中小微市場主體騰出更多精力謀發展。組織召開全省“綠島”建設現場會,先后編制兩輯《全省“綠島”建設試點項目典型案例匯編》,以豐富的典型案例,分享經驗做法,加強引導示范。通過綠島模式的實踐,我們培養了一批具有環保意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隊伍。
為創新生態環境治理模式,統籌區域共享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中小市場主體降低污染治理成本,近期,省財政廳聯合相關部門按照事后補助的方式,通過項目申報、專業人士評審等程序,遴選支持20個“綠島”項目,其中工業項目11個、農業項目4個和服務業項目5個,統籌推進“綠島”項目建設。專項整治,提升治理效能。針對縣域內采用低效設施治理VOCs廢氣及使用蜂窩活性炭的企業,逐一走訪排查,無償為其編制“一廠一策”改造方案,督促企業嚴格落實設施改造、更換優良顆粒炭等工作。目前已完成改造企業259家,“廠策”全部實施后,全縣低效設施提升率達100%,蜂窩炭全方面“清零”,預計VOCs年排放量將減少260噸以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騰出環境承載空間。通過綠島模式的實踐,我們不斷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福建危廢綠島模式投資
綠島模式注重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避免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保護的現象。回轉窯綠島模式參股
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為周邊企業提供了極大便利。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起步區入區企業陜西西部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我們為產品噴漆時,不只投入資金量大、時間成本高,產生的廢氣等污染物也不好處理。現在交給噴涂中心進行集中噴漆,較大程度上節省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投入,產生的污染物被集中處理,讓生產過程更加環保無污染。”下一步,西咸新區將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全方面提升社會資源利用效率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回轉窯綠島模式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