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垃圾產量的不斷飆升和環境質量的日益惡化,垃圾分類與處理已成為當務之急。其中,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土壤、水源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根據垃圾滲濾液的產生場景,我們將其分為四大類:中轉站垃圾滲濾液、餐廚垃圾滲濾液、焚燒廠垃圾滲濾液和填埋場垃圾滲濾液。這些滲濾液的水質各有特點,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中轉站垃圾滲濾液:由于來源多樣且產量相對較小,其COD濃度通常介于5千至3萬mg/L之間。針對這一特點,臺泉科技采用了機械格柵+調節池+隔油+氣浮+厭氧塔+兩級AO+MBR工藝,確保出水符合納管排放標準限值。滲濾液處理需結合生物降解與膜分離技術,有效去除有機物和重金屬。垃圾場滲濾液處理廠家
相對來說,歐美國家的滲濾液污染物濃度尤其是氨氮要低于亞洲國家,歐美國家滲濾液中的氨氮的質量濃度一般在1000mg/L以內甚至更低,而亞洲國家的滲濾液氨氮的質量濃度一般都在1000mg/L,甚至可以達到5000mg/L,這可能與不同地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習慣有關,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產生的滲濾液水質差別也很大,根據垃圾填場的場齡不同,垃圾滲濾液可以分為早期垃圾滲濾液(填埋場場齡5a以內)、中期垃圾滲濾液(填埋場場齡5~10a)和晚期垃圾滲濾液(填埋場場齡10a以上)。上海垃圾場滲濾液處理一體化設備滲濾液處理是實現垃圾無害化的重要保障。
在正常運轉時,機械壓蒸餾裝置蒸發所需的能量基本上是從壓縮功獲得,通常只需提供很少的補充熱量。工藝的選擇,MVC(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或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蒸發濃縮工藝法,是指利用壓縮機的壓縮升溫原理、經特殊熱流體設計而組成的蒸汽壓縮型蒸發濃縮工藝系統的簡稱。這種工藝系統,使密閉容器內經加熱生成的(從廢水溶液)蒸汽,在通過蒸汽壓縮風機時被壓縮為>85℃<101℃的升溫氣體。這種升溫氣體,即可作為再生熱源而循環應用,對于廢水溶液的熱傳遞和連續蒸發,在循環傳熱過程中使升溫氣體本身也得以迅速冷卻,并較終成為可回用的冷凝水(根據冷凝水成分和客戶用途,經采用有關凈化工藝可獲得飲用水/軟化水/純水)。
納濾(NF),NF 膜具有2 個明顯特征: 具有1 nm 左右的微孔結構,可以截留分子質量為200~2 000 u 的分子; NF 膜本體帶電,對無機電解質具有一定的截留率。 H. K. Jakopovic 等比較了NF、UF、臭氧3 種技術對垃圾滲濾液中有機物的去除情況,結果表明:在實驗室條件下處理老齡垃圾滲濾液,不同UF 膜可達到的COD 去除率為23%; 臭氧對COD 的去除率可達到56%; 而NF 對COD 的去除率可達 91%。NF 對滲濾液中離子的去除效果也比較理想。 L. B. Chaudhari 等用NF-300 處理印度Gujarat 填埋場老齡滲濾液中的電解質,2 種實驗水中的硫酸鹽分別為932、886 mg/L,氯離子分別為2 268、5 426 mg/L。反滲透技術可高效截留鹽分和大分子污染物,但成本較高。
就目前了解到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現場反滲透使用情況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a. 濃水回流增大系統回收率:反滲透或納濾工藝往往考慮濃水回流的方式來提高系統回收率,很多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也采用了兩段式濃水回流的納濾或反滲透工藝,由于垃圾滲濾液進水往往高含鹽量和高有機物的特點,濃水回流往往會導致納濾或反滲透系統的進水進一步惡化,加速了膜污染的速度,進而影響了膜元件的使用壽命;b. DTRO:DTRO主要作用是進一步降低系統濃水排放量,但也會造成循環水濃度的進一步提升。好氧生物處理對COD和BOD去除效果明顯。上海移動式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法
滲濾液含有病原微生物,存在生物安全風險。垃圾場滲濾液處理廠家
技術特點:活性污泥濃度高,系統抗沖擊的能力強;具有很好的脫氮效果;系統運行穩定,保證出水水質;剩余污泥少 運行管理方便 占地面積小;生物處理單元(MBR技術);超濾(Ultrafiltration,UF)是以壓力為推動力,污水中透過液與部分低分子量溶質穿過膜上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活性污泥及其它乳化膠束團被截留,實現泥水分離的目的。超濾材料大多數是有機復合高分子膜,如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PES)。無機膜材料也開始得到制備和應用,如陶瓷膜等。 超濾膜的形式種類較為繁多,在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中被普遍應用,根據膜與生化池的組成形式分為外置式超濾膜和內置式超濾膜。垃圾場滲濾液處理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