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無限,木霉在農業微生物領域崛起!
隨著全球對綠色農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日益增強,木霉—這顆農業微生物領域的潛力之星,正熠熠生輝。它以其獨特的空間營養競爭、重寄生作用等機制,展現出強大的植物病害防治能力,同時能促進作物生長,提升農產品品質。面對技術瓶頸與應用挑戰,木霉正蓄勢待發,解鎖更多潛能,**農業綠色轉型的新篇章。
一
木霉 , 農業的隱形“超級英雄”
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國農用微生物市場正處在快速上升期。我國微生物肥料企業從 20 世紀 90 年代的*有 100 多家,現增長至 2000 多家,遍布 31 個省區市。微生物菌肥也從功能單一的菌肥發展為復合型菌肥,如有機無機復合菌肥、基因工程菌肥等。“木霉菌是國際公認的三大生防微生物之一,是創制生物農藥和菌肥重要的微生物資源。”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蔣細良表示。目前,農業生產中的木霉產品主要有木霉生物農藥和木霉菌肥兩大類,近年木霉生物刺***產品在市場上也開始得到應用。在農業領域,木霉通過定殖土壤與植物直接抑制病菌侵染 ;通過定殖植物誘導植物免疫基因的表達,提高作物抗病和抗逆境能力;通過強大的土壤內繁殖能力快速占領根際土壤,吸附重金屬、鹽漬化離子、降解農化物殘留和作物殘體,提高土壤生態健康水平;通過產生植物生長刺***和營養物質,提高作物營養利用效率,促進作物生長。然而,與化學農藥和化肥相比,木霉菌在應用上確實存在起效時間較長,無法立即顯現***效果等問題。“木霉產生防病和促生等效果需要一定時間,不能像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那樣***。”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捷表示。實際上,不僅是木霉菌是這樣,其他微生物產品均是如此。這就要求在應用木霉菌的時候應盡量早用,如整地時就開始應用,或在病害發生早期使用。當然,木霉菌劑的優勢也是非常突出的。陳捷表示,如果堅持多年使用木霉,可從根本上或持效解決土壤健康的難題,并且沒有產生抗藥性的風險。而且,木霉可跨生育期防治全株病害,持效性好,因為木霉定殖進入植物體內后可成為內生菌,隨植物生長而伴隨定殖。不過,目前木霉類產品與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使用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這與我們目前微生物肥料質量還不夠理想、應用重視程度不足有關。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應用意識的提升,木霉類產品有望在農用微生物市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二
物種豐富,但稀有種類挖掘不足
與其他常見***類似,過去 20 年,隨著分子生物學的普及以及木霉菌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的提高,木霉菌急劇轉變為物種豐富的屬。目前國際上登記的木霉生物農藥已有 400多種,且 70% 的生物肥料均有木霉成分。截至 2024 年 8 月,我國登記的木霉生物農藥有 24 個(加上已過期的一共有 35 個),西安鼎盛生物、上海萬力華、德強生物、美國拜沃、成都特普、山東泰諾等企業均有證件登記。同時,國內登記的含木霉的菌肥種類豐富,總計 618 種,其中單一木霉成分的為 115 種,復合菌肥則高達 503 種,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10 種復合菌肥同時融合了 2 種木霉成分。
根據統計,木霉菌肥登記企業有 430 多家,其中慕恩生物有 11 個木霉菌肥的登記證,是擁有木霉類登記證**多的企業。此外上海大井生物、中農綠康、拜肯生物、北京航天恒豐、廣西田園、海南金雨豐、江蘇輝豐、金正大、山東漢微等企業也都擁有 4 個以上的登記證。
目前,已知的木霉菌有 250 余種,其中哈茨木霉、長枝木霉、棘孢木霉、綠色木霉等占據主導地位,特別是哈茨木霉,其應用范圍**為***。據統計,我國含有哈茨木霉的各類菌肥 465 種 (其中只含有哈茨木霉一種木霉的有 456 種),占總數的 75.24%。其中,單一哈茨木霉成分的菌肥有 87 種,而包含哈茨木霉成分的復合菌肥則達到378 種。
由上從側面表現出,具有新功能和適應性強的木霉資源較少,稀有種類挖掘不足,導致產品的同質性嚴重。另外,木霉菌劑產品類型較少,主要是粉劑、顆粒、液體,其中粉劑 493 個、顆粒 102 個、液體 23 個。適合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需求的產品類型更是稀缺,需要結合生物工程技術和新生物材料開發新劑型產品。
因此,不少企業在劑型方面也在努力創新。譬如今年慕恩生物國內較早木霉油劑農藥產品將獲登記。據了解,木霉油劑是可分散油懸浮劑型,對環境友好,使用便利,乳化性能好,同時菌株可在稀釋體系中均勻穩定分散,展著性優異,極易在植物靶標或光滑的葉面黏附定殖,從而可充分發揮有效成分的藥效。進一步分析復合菌肥的組成,我們不難發現枯草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等芽孢桿菌是木霉常搭配的伙伴。盡管如此,相較于芽孢桿菌制劑,木霉菌劑在國內的應用仍顯不足。陳捷表示,目前我國木霉菌劑在使用上與芽孢桿菌相比有較大差距,這與芽孢桿菌制劑相對易生產和易保存有一定關系。同時,也與木霉菌劑使用方法的宣傳與培訓不足有一定關系。因此,木霉菌劑,尤其是木霉菌肥應用上升空間很大。只要我們適應農業多樣化的生產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新產品系列,并深化木霉菌的專業化及協同化田間應用技術研究與推廣,木霉菌有望在農業微生物菌劑市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為現代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三
產品開發與推廣面臨多重挑戰
木霉菌產品作為一種具有廣泛應用潛力的生物制劑,其在商業化進程中卻面臨著多重挑戰。挑戰一:貨架期短與保存條件苛刻木霉活菌產品實際貨架期一般*有 3—6 個月,厚垣孢子在室溫下保存半年活性會下降 3 個數量級,分生孢子同樣條件下保存半年活性會下降 5 個數量級。而且,木霉活菌產品對保存條件有著較高的要求。這極大地制約了其商業化應用。盡管已有一些技術能夠延長貨架期,如微膠囊包埋技術、在培養基中添加甘油或殼糖等物質、減少產品含水量至 10% 以下或對產品進行抽真空處理,但這些方法的提升效果有限。挑戰二:應用效果不穩定木霉活菌產品的應用效果不穩定,這也制約了其推廣。譬如木霉菌株的適生區會影響其在不同區域的應用效果 ;對土壤鹽漬化離子脅迫的敏感性限制了其在連作土壤或鹽堿土壤中的應用 ;化學農藥和化肥會抑制木霉孢子和菌絲的活性,從而限制了其與農化物質的復配使用 ;不同地區紫外線強度、土壤溫濕度、pH 值和微生物區系的影響也限制了其地域廣譜性。挑戰三:輔助成分與制備工藝的復雜性目前,市面上很多木霉產品中加入的營養輔助劑成分較多,其與木霉之間的關系研究尚不深入,這些輔助成分也會與農業應用環境中的各種營養、肥料、農藥和植物發生互作,從而影響應用效果及穩定性。同時,制備工藝也需要提升,以降低菌劑生產成本,并加強低損傷或低損耗加工技術或**設備的開發。挑戰四:用戶認知與操作技術的不足用戶對如何正確或科學使用木霉菌認識不清。由于依靠木霉本身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農戶將木霉產品與其他農化物質進行復配是常態,但農戶不清楚木霉可與哪些農化物質復配。有時木霉產品中已經加了輔助營養成分,而農戶并不清楚,當與農戶自用的肥料、微量元素等復配時,可能會出現肥料超量而引發肥害。同時,很多農戶不清楚不同作物比較好使用濃度、比較好使用時期和部位,應用上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是木霉用量越高越好,濃度過高會出現藥害現象,尤其對種子萌發和出苗影響較大。木霉的施用濃度、施用生育期、施用部位差異可產生不同的應用效果。而且,很多產品營銷宣傳與生產實際結合不夠緊密,泛泛的介紹較多,不同作物和栽培模式下的應用技術宣傳不夠。針對這一類問題,企業其實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譬如,對于目標作物,以木霉產品為**,大井生物提供全程作物解決方案,為草莓、辣椒、大姜、番茄、西瓜、土豆等作物預防土傳病害,解決連作障礙,起到***減藥等作用。目前,已經有不少地區對于木霉的使用有了一定的認知。但企業還要持續加強木霉菌劑在不同地區、不同種植模式、不同施肥和施藥模式下的田間應用技術試驗和示范,讓農戶了解木霉菌劑的實用技術要點。挑戰五:市場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市場上的一些木霉產品本身也存在一定問題。譬如貨架期達不到包裝所標識的標準,活孢子數量嚴重不足 ;少數木霉生物農藥產品存在隱性添加化學成分的問題;木霉菌肥添加的營養物質成分比較復雜,但標識不明確 ;菌肥產品成分定量標識不清,當其與其他肥料和微肥混用時易產生肥害 ;缺少有特色或專門化的木霉菌劑,產品的性質和功能同質化嚴重……因此,要推動木霉產品的商業化應用,企業就得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同時加強市場推廣和用戶教育,提高用戶對木霉產品的認知和正確使用能力。科研機構和****也應該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科研資源,共同推動木霉菌產品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
四
打破技術障礙,市場前景更加廣闊
木霉產品的市場阻礙其實歸根到底是技術障礙。陳捷認為只要打破技術上的障礙,木霉產品未來的市場前景廣闊,使用也會更加***,更加多元化。“開拓制備長貨架期和高適配性木霉源產品,需要關鍵性突破技術。”陳捷指出,要在產業化水平上克服木霉的“天生”弱點,開發木霉源代謝物制劑是目前解決這一難題的突破口,也是未來發展方向。據了解,木霉可產生初生和次生代謝物。初生代謝物主要有糖、蛋白、脂、氨基酸、核酸和有機酸,主要是為植物提供營養性物質、誘導植物免疫、修復土壤污染。次生代謝物有千余種,與防病促生有關的主要有:非核糖體肽類(如***肽、嗜鐵素、多硫代二酮哌嗪)、聚酮類、萜烯類、吡喃酮類。此外,木霉還能產生吲哚乙酸、赤霉素、玉米素、水楊酸等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作用主要是拮抗病原菌、誘導抗性、促進作物生長。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在木霉代謝產物的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譬如,大井生物實現了木霉代謝物工廠化生產。大井生物總經理楊從洲表示,他們開發的木霉菌代謝產物產品,如碧苗、沃泰寶、實力寶等,解決了活菌復配性差的難題,可以和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肥料復配。譬如,金雨豐的六康素是哈茨木霉在特殊條件下誘導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具有促生防病的良好效果。在展望未來產品的創新與發展趨勢時,陳捷強調了兩個**方向 :產品的高度專門化與功能的深度綜合性。一是產品專門化。譬如開發出作物*****型(如葉用型、根用型、花用型、果用型等),作物種類**型(如糧食作物生物種衣肥、瓜果蔬菜生物灌根肥等),病原菌**型(如抑制腐霉菌、鐮孢菌等**生防肥),功能**型(如木霉源免疫蛋白疫苗、生物刺***等)。二是功能綜合性產品。隨著合成生物學和代謝預測數學模型的應用,不同功能特點菌株組合設計更為科學,開發綜合功能理想的合成菌群肥及合成代謝物肥成為可能,功能綜合性產品有望成為一個重要的新產品發展方向。陳捷認為,未來木霉 - 芽孢桿菌合成菌群肥料、木霉與其他微生物共生代謝物肥料產品是重點發展方向。尤其木霉 - 木霉、木霉 - 芽孢桿菌共代謝液產品是未來重點的開發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