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貿易戰引發美國倉庫搶購潮
特朗普貿易戰引發美國倉庫搶購潮
特朗普當局重新上臺后推行的高額關稅政策,正讓美國進口商們焦頭爛額,一種特殊倉庫 —— 海關保稅倉庫,成為他們眼中的 “救命稻草”。這些進口商期望借助保稅倉庫,將商品存放長達五年,從而規避關稅繳納。
海關保稅倉庫的歷史能追溯到 19 世紀,長期以來,吸引著那些既想讓產品靠近客戶,又想延遲繳納關稅直至商品售出的進口商。這類經聯邦許可的設施多位于沿海港口附近,給予進口商財務上的靈活性。
自特朗普總統對數十個國家征收高額關稅,隨后暫停部分國家關稅,卻又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以來,從大西洋中部到太平洋西北地區的保稅倉庫設施需求急劇攀升。特朗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反而增強了保稅倉庫的吸引力。因為這些設施能讓進口商迅速抓住突然出現的關稅緩和機會,降低因商品滯留在集裝箱船上,而錯過短暫關稅優惠窗口的風險。反之,若征稅持續,保稅倉庫能讓公司小批量取用庫存,將關稅賬單分攤到更長時間,當價格上漲抑制美國消費者支出時,幫助企業應對需求下滑。
波士頓公司 Momentum Commerce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約翰?謝伊表示:“關稅成了變動目標,保稅倉庫讓品牌在混亂市場中掌握更多控制權。這不是要鉆政策空子,而是爭取時間,看看政策、需求和利潤率壓力終會在哪里穩定下來。”
通常情況下,保稅倉庫空間成本高昂,因其建設需滿足更多監管要求,貨主進出貨物也必須清關。如今對該空間需求的激增,凸顯出進口商們的無奈,也表明他們認為支付更多倉儲費用,仍好過一次性繳納高額關稅。今年截至目前,西雅圖初創公司 Flexe 接到的關于保稅倉庫空間的咨詢量增長了六倍。Flexe 主要幫助約 1000 名倉庫所有者,將空間出租給有短期存儲需求的公司。Flexe 聯合創始人卡爾?西布雷希特稱:“我們明顯感受到對保稅倉庫空間的巨大需求。” 他還補充,如今定制保稅空間的成本比普通倉庫空間高出 60% 。
據他介紹,一家年銷售額超 1 億美元的人造圣誕樹進口商,通過 Flexe 找到了保稅倉庫空間來存放產品,將關稅支付推遲到臨近假期。Flexe 的網絡涵蓋約 140 個美國境內的海關保稅設施,總面積達 2100 萬平方英尺,且這些空間銷售十分迅速。
保稅空間在整個工業房地產行業中占比不大,以往通常是個需求有限的小眾市場。但如今對保稅設施興趣的爆發式增長,可能會促使更多倉庫所有者和運營商尋求聯邦當局認證。不過,這一申請過程可能長達一年,還需投入安全設施資金并接受檢查。教授在線市場產品銷售課程的 Seller Systems 首席執行官布蘭登?楊表示:“短期內保稅倉庫空間會短缺,但未來這一領域會有更多供應。” 他還將課程內容進行調整,納入應對特朗普關稅的方法。
Accem Warehouse 總裁杰里?梅卡稱,在特朗普宣布關稅后,甚至在船只抵達港口前,公司位于新澤西州巴約訥、面積 22 萬平方英尺的保稅倉庫所有空間就已被租完。他描述道:“當時我們的電話響個不停,平時保稅倉庫空間需求沒這么大。” 當特朗普對部分高額關稅給予 90 天緩期時,一些預先租賃計劃落空。但由于來自中國的商品仍面臨高額關稅,梅卡團隊聯系了中國客戶,預計倉庫空間很快會再次被填滿。
美國全國海關經紀人和轉運商協會領導何塞?岡薩雷斯指出,像洛杉磯這樣的沿海港口,有可能出現對保稅倉庫空間需求的激增。據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稱,通過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貨物,約 40% 來自中國。
位于華盛頓州塔科馬的 Afar Logistics 首席執行官達維特?哈布特表示,需求的突然增長對公司而言是個好消息。自 2022 年特殊時期期間航運熱潮結束后,公司業務一直不景氣。Afar 花了約一年時間,在 2024 年完成保稅倉庫相關流程,其中包括安全投資,以及通過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檢查。哈布特稱:“這對我們來說時機較好,市場需求大增,而很多客戶貨物量大,現有保稅倉庫空間可能很快會不夠用。” 他估計,公司 3.7 萬平方英尺的保稅設施,可能只一個客戶就能全部占用。
位于加利福尼亞州長灘的報關和貨運代理公司 Krieger Worldwide 總裁羅伯特?克里格,也接到大量尋求保稅倉庫空間的進口商來電。一位從中國進口鞋類的客戶,正在尋找保稅倉庫存放商品,觀望關稅是否會下降;若關稅未降,客戶打算將貨物運往加拿大等第三國。上周,另一位客戶為來自南亞的 40 個集裝箱服裝尋找保稅倉庫空間,不過現在希望利用 90 天的關稅緩期。克里格評價道:“這位客戶很明智,打算直接清關,畢竟現在保稅倉庫成本已經上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