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運市場 3 月下滑,關稅陰霾籠罩前景
美國貨運市場 3 月下滑,關稅陰霾籠罩前景
根據美國卡車運輸協會(ATA)數據,美國貨運市場在 2 月表現強勁后,3 月出現了明顯調整。2 月出租卡車噸位指數增長 2.8%,而 3 月則下降了 1.5%,指數從 2 月的 115.1 降至 113.4(以 2015 年為 100 基準)。盡管如此,與 2024 年 3 月相比,今年 3 月的指數仍微升 0.2%,連續第三年實現同比增長,這一趨勢自 2022 年底至 2023 年初以來未曾出現。
ATA 首席經濟學家 Bob Costello 在 4 月 22 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3 月制造業產出在強勁的汽車生產帶動下表現穩健,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卡車貨運噸位,使其在經歷了極為強勁的 2 月后,未出現更嚴重的下滑。”
未經季節性調整的 ATA 指數顯示,3 月運輸噸位較 2 月增長了 9.5%,從 104.7 升至 114.6。這兩個指數主要關注合同運費,而非現貨市場運費,且基于對 ATA 成員的調查計算得出。
Costello 進一步表示:“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的噸位相比 2024 年第四季度和一季度均有小幅增長。盡管增幅不大,在 5% 或更低,但這是兩年來季度平均值頭次實現環比和同比雙增長。這表明,盡管前景充滿不確定性,貨運市場在今年1-3月確實出現了轉機。”
然而,這種不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特朗普當局對全球進口商品關稅政策的頻繁變動。4 月 5 日,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 10% 的基準關稅正式生效,部分國家的出口貿易稅漲幅更高。盡管 4 月 9 日宣布了 90 天的暫停期,但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和鋁的關稅仍然維持。
ACT Research 副總裁 Tim Denoyer 指出,2 月的部分強勁表現是由于風暴導致 1 月貨運延誤的積壓釋放,而 3 月的積極結果則部分得益于托運人試圖趕在關稅相關成本增加前完成運輸。不過,他警告稱,第二季度的貨運量可能因關稅前的額外運輸而進一步上升,但隨后更高的價格將削弱商品的可負擔性和消費者實際收入,進而對貨運水平產生負面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WTO)4 月 16 日發布報告稱,受關稅影響,預計 2025 年美國出口將下降 12.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世界經濟展望》中也下調了美國經濟增長預期,預計 2025 年增長率將放緩至 1.8%,低于 1 月預測的 2.7%,原因包括政策不確定性增加、貿易緊張局勢以及需求勢頭減弱。此外,IMF 預計 2025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降至 2.8%,2026 年降至 3%,均低于 1 月預測的 3.3%。
在美國國內,美聯儲杰羅姆?鮑威爾 4 月 16 日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也表達了對關稅影響美國經濟的擔憂。他表示:“目前宣布的關稅上調幅度遠超預期,其對經濟的影響,包括更高的通脹和更緩慢的增長,也可能超出預期。” 隨著關稅政策的持續影響,美國貨運市場及整體經濟前景仍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