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已經沒資本傲嬌了
3月29日,長城汽車發布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達126.9億元,同比增長80.8%,時隔近十年再度突破百億元。公司營收也***超過2000億元,達2022億元,較上年增長16.7%。
從盈利能力看,長城汽車單車收入達16.38萬元,較2023年提升2.3萬元;單車凈利潤1.03萬元,較上年增加0.46萬元。
這一業績主要來自兩方面:海外市場拓展使得海外銷量達45.41萬輛,同比增長44.61%,海外收入占比升至39.7%;**品牌坦克銷量達23.2萬輛,增長42.57%,成為銷量主要增長點。
然而,2024年長城汽車全年累計銷量為123.45萬輛,*同比增長0.37%;2025年1-2月累計銷量15.91萬輛,同比下滑9.28%,是"自主五常"中***銷量下滑的企業。
現在外界目光聚焦于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魏**是繼續堅守 “**路線”,還是會重新定義長城汽車在行業中所擔任的角色。
01
長城汽車2024年的**表現很大程度上依賴海外市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來自國外的收入達802.6億元,同比增長51.1%。特別是俄羅斯市場,貢獻了長城海外銷量的近一半。
據天風證券研報指出,長城汽車在俄羅斯銷量約22.7萬輛。公司在俄羅斯圖拉建設的工廠設計產能為8萬輛,2024年實際產量卻達13.3萬輛,產能利用率165.6%。
業內人士對此感嘆,長城汽車的布局具有前瞻性。在俄烏***前,長城就投入約35億元在俄羅斯建廠,后又追加約18億元建設發動機工廠。
長城汽車是目前***在俄羅斯保持全工藝生產的外國車企,并獲得當地稅收政策支持。2020年9月,長城子公司與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簽訂特別投資合同,約定2020至2028年間享受0%的所得稅優惠稅率。
然而,俄羅斯的市場也面臨政策變化帶來的挑戰。2024年10月起,俄羅斯上調車輛報廢稅率70%至85%。這導致長城在俄子公司2024年雖然收入增長26.9%,但凈利潤反而下降10%。
簡單來說,因為報廢稅的增加提高了車輛的銷售價格,從而影響了銷量和利潤。財報顯示,2024年長城汽車國外收入毛利率降至18.8%,為近三年來比較低,比2022年減少約8.4個百分點。
事實上,長城汽車的全球布局也不限于俄羅斯。財報中提到,公司還在泰國、巴西建立生產基地,推行本土化生產策略。這種方式不同于單純的出口貿易,而是將中國技術與當地產業鏈結合,既規避貿易壁壘,又縮短產品交付周期。
國內市場方面,長城汽車通過**品牌提升利潤率。坦克品牌2024年銷量達23.2萬輛,同比增長42.12%;魏牌品牌銷量5.55萬輛,增長56.60%。
坦克品牌憑借3.0T發動機和專業越野技術,在細分市場建立競爭優勢;魏牌則以智能系統和混動技術,進入豪華SUV市場。這種產品結構讓長城汽車在沒大幅提高總銷量的情況下,實現了利潤的***增長。
02
盡管財報業績亮眼,但長城汽車卻實打實的面臨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的壓力。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2.22萬輛,滲透率*26.1%。2025年前兩個月,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74萬輛,較上年同期增加84輛,滲透率23.5%。比之下,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12月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已達49.4%。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不追求銷量排名,將利潤放在**。這一策略雖然保證了短期盈利能力,但也使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轉型上落后于同行。有業內分析認為,2018年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興起時,長城汽車的戰略重心依然在傳統燃油車領域。
在智能駕駛領域,長城汽車同樣面臨挑戰。盡管2019年就成立了智能駕駛子公司毫末智行,但技術進展不及預期。
2024年,長城引入元戎啟行作為新的智駕供應商,為魏牌藍山提供智駕方案。根據媒體報道,長城汽車目前正在美國硅谷籌建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并計劃加大研發投入,2024年**季度研發費用已達62億元,同比增長12.7%。
與此同時,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比亞迪已經將智駕系統擴展至7萬元級車型,并計劃2025年實現300萬套高級智駕系統的覆蓋;小鵬汽車也在10萬元級車型中配置了高級智能駕駛系統。
在行業變革的關鍵時期,長城汽車需要找到兼顧規模增長與利潤率的新路徑。長城汽車已經多次表示將加大對技術研發、人才引進的力度。
而隨著比亞迪年銷量超過400萬輛,吉利、奇瑞、長安等車企規模也接近300萬輛,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重塑。長城汽車如不能在規模上有所突破,其**率可能難以持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內容溝通請聯系: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