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態廣西芒果飄香珍島優品
六月的廣西,生活的甜蜜是水果給的。尋找夏天的味道,從百色芒果開始。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是我國芒果種植的起源地之一,被譽為“芒果之鄉”,田東縣是百色芒果主產區之一。得益于雨、熱、光的良好配比及質量的土壤條件等,田東芒果香氣濃郁、肉質嫩滑、口感清甜爽口,這既源于大自然的饋贈,也蘊含著氣象智慧。
熱帶果王”之譽的芒果,其生長、生產與氣象息息相關。“芒果開花授粉時間,**怕遇上低溫陰雨天氣。芒果在生長、開花、結果均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適當的雨水,在管護、生產等多方面需要氣象保障。”田東縣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林福柏說,“**怕持續低溫陰雨天氣,特別是倒春寒,容易造成霉花,結不出果來。”
為此,廣西氣象部門成立農業氣象**聯盟,定期會商和發布芒果氣象服務信息;建立田東縣氣象為農服務微信群,每天發布日常天氣預報,對芒果種植生產全周期提供了精細化的氣象服務,為**及相關部門、鄉鎮以及農戶提出氣象防災減災的措施和建議。
“根據氣象部門的建議,我們會提前采取有針對性的防御措施。例如在倒春寒來臨前,會提前摘花;在暴雨來臨前,就要搶先挖好水渠便于排水。”麻忠星說。
袁隆平院士曾評價道:“右江河谷賽江南”。
百色右江河谷是我國四大干熱谷之一,田東縣地處右江河谷腹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天賜田東美,地道芒果香。田東縣夏季炎熱,冬季溫和,夏濕冬干,雨、熱、光同季,年平均溫度為22.4℃;光照充足,積溫高,雨量少,加上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這個“天然溫室”造就了田東芒果外觀好、含風味好、品質佳、耐貯運,深受廣大消費者和果品銷售商青睞。
1995年,田東縣被評為“中國芒果之鄉”,從此把建設芒果商品基地作為振興田東農村經濟、加快**老區**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
“我們村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嘗試種植芒果了,90年代開始改良品種,目前全村約有800戶3200人種植芒果,從事芒果產業的村民人數基本達到90%以上。”田東縣祥周鎮九合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羅祥介紹。目前,全縣主要栽培桂七芒、玉文6號、臺農一號、金煌芒、凱特芒等40多個品種。
“我是比較早在村里種芒果的,同村人知道芒果經濟效益好之后,也都跟著一起種了。”談起芒果種植,九合村六逢屯芒果種植戶麻忠星滿臉喜悅。如今,他家的芒果樹種植面積已達30畝,平均每畝產量達到2500-3000斤,每畝純利潤約3000元。
目前,全縣芒果種植面積35萬畝,覆蓋芒果種植約1.5萬戶農戶5.44萬余人,解決3萬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人均芒果年純收入達7720元,是田東縣比較大的優勢特色產業。
2018年,田東縣芒果試驗站站長陸弟敏作為全國人大**,積極為芒果“代言”。他在**上提出“加大扶持田東國家芒果種質資源保護項目建設”的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國家芒果種質資源圃于2019年落地田東縣。
“我們需要進行保護種質資源的體系建設,把國內外比較好良的2000多個目標品種收集起來,把資源保護起來,加大科研力度,通過基因育種,培育出既高產又高質的新品種,來滿足產業發展需求。”陸弟敏正全身心投入以芒果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實踐中。
目前,國家芒果種質資源圃內種植有8000株芒果,已從國內外引進了400多份芒果種質資源,同時保存將近700份育種材料。
如今,百色田東芒果已成為一張閃亮的地域名片。人們以芒果為興農富民的金鑰匙,以芒果為文化創作的靈感,以芒果為節慶歡聚的緣由,廣邀八方來客,共覓古今芒緣,共享時代芒事。
氣象賦能 助力果農“芒”豐收
“熱帶果王”之譽的芒果,其生長、生產與氣象息息相關。“芒果開花授粉時間,**怕遇上低溫陰雨天氣。芒果在生長、開花、結果均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適當的雨水,在管護、生產等多方面需要氣象保障。”田東縣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林福柏說,“**怕持續低溫陰雨天氣,特別是倒春寒,容易造成霉花,結不出果來。”
為此,廣西氣象部門成立農業氣象**聯盟,定期會商和發布芒果氣象服務信息;建立田東縣氣象為農服務微信群,每天發布日常天氣預報,對芒果種植生產全周期提供了精細化的氣象服務,為**及相關部門、鄉鎮以及農戶提出氣象防災減災的措施和建議。
“根據氣象部門的建議,我們會提前采取有針對性的防御措施。例如在倒春寒來臨前,會提前摘花;在暴雨來臨前,就要搶先挖好水渠便于排水。”麻忠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