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地膜:農業環保的新趨勢
生物可降解地膜:農業環保的新趨勢
在農業發展的進程中,傳統地膜曾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其帶來的“白色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土壤質量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生物可降解地膜應運而生,成為農業環保的新趨勢。
生物可降解地膜以在自然環境中可被微生物作用而完全降解的材料為主要成分,添加對環境無危害的環保型助劑吹塑制成。與傳統的聚乙烯(PE)地膜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具有明顯優勢。傳統地膜回收難度大、成本高昂,大量殘膜在土壤中積累,破壞土壤結構,導致土壤肥力下降、作物根系發育受阻、產量降低,還會造成環境污染。而生物可降解地膜在使用后無需人工回收,可直接翻耕于土壤中,在土壤中實現降解,降解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無污染,從源頭上有效防控了地膜對農用地土壤的污染。
在農業生產中,生物可降解地膜具備多種功能。它能夠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維持土壤結構、防止雜草生長、防止害蟲侵襲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從而促進植物生長。在蔬菜種植中,如在番茄、黃瓜等蔬菜的種植中,使用可降解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溫度,促進蔬菜的生長發育,同時減少雜草的生長,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還能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在水果種植中,如蘋果、葡萄等水果的種植,使用可降解地膜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度,有利于果樹的生長發育。在糧食作物種植中,如玉米、小麥等,使用可降解地膜可以提前播種時間,增加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提高糧食產量,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降低農藥的用量,保障糧食安全。
目前,生物可降解地膜正處于產業化初期,推廣模式主要以試驗田為主。各地也在積極推動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應用,如甘肅省通過政策宣傳和技術指導,在適宜區域、適宜作物上推廣應用加厚強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動實現地膜生產、銷售、使用和回收全過程有效管理,有效提升了全省農膜殘留污染防治水平。
然而,生物可降解地膜在實際推廣中也面臨一些挑戰,如現階段生產成本較高,基本是傳統PE地膜的兩倍以上,且存在水氣阻隔性不佳、破裂時間和降解可控性差等問題,物理機械性能偏差,增溫保墑能力相較于傳統地膜也比較弱。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政策的持續支持,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性能將不斷提高,改性機制將逐漸成熟。未來,生物可降解地膜有望實現低生產成本、高降解效率和良好的機械性能,在農業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成為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