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與物聯網相關的技術
與物聯網息息相關的技術都有哪些呢? 近年來,身邊的“智慧場景”越來越常見。智慧打車,智慧閱讀,智慧零售,智慧醫療,幾乎涵蓋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國家的政策加持下,智慧的場景還會拓展到國民工業、能源、化工等等。說到這,就不得不提“物聯網”,是它讓這一切變成了現實。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技術讓大千世界的每一物體都能成為存在,得以接入通信網絡中去,從而實現萬物互聯。
IoT物聯網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縮寫,它是指通過射頻識別、紅外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儀等信息傳感器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聯網,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物品的智能識別、定位、跟蹤、監測和管理。它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網絡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達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RFID技術,全稱是無線射頻識別,它是一種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屬于物聯網的底層信息采集技術之一。完整的RFID系統包括RFID讀寫器、電子標簽(應答器)、應用軟件系統三部分。它的工作原理是讀寫器通過發射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用以驅動電子標簽內部電路,并將其內部數據送出給讀寫器。讀寫器接收到數據,并傳送到應用程序做相應的處理。 傳感網絡技術。
傳感網絡技術。傳感器是一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將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所需形式信息的裝置,它結合RFID技術能快速獲取物體的位置、溫度、狀態等信息。使用大量的傳感器設備,并讓它們協作起來,監控不同位置的物理或環境狀況,相當于建立了一張傳感的網絡。現在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已經廣泛應用于環境與生態監測、健康監護、家庭自動化、以及交通控制等。
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感知識別后的RFID標簽數據可以通過無線傳輸技術直接發送到中心系統中,快速而且效率高。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不同的技術特點和使用范圍,物聯網涉及的的無線傳輸技術主要包括Wi-Fi技術、藍牙技術、ZigBee技術、UWB (Ultra Wideband)技術、移動Ad hoc網絡技術及相應的NS2 仿真技術等。 云計算技術。云計算就是將數據計算從本地轉移到云端服務器,負責對物聯網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計算、分析,為后續服務提供決策依據數據。本地只是進行數據的采集、傳輸與執行,通過云計算技術大幅增強了存儲和計算的能力。
大數據處理技術。大數據的加工能力在數據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幅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因此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結合是大勢所趨,大數據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在于,它能從物聯網海量的數據中,挖掘出“數字的寶藏”。
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技術的結合和應用將會推動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