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型紙提高硅油附著力的處理方法
提高離型紙硅油涂層附著力的處理方法需要從材料表面改性、涂層工藝優化和配方調整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常見且有效的處理方法:
1. 表面預處理
電暈處理
通過高頻高壓電暈放電,使離型紙表面產生極性基團(如羥基、羧基),提高表面能,增強硅油潤濕性和附著力。適用于多數紙質基材,需注意處理后的時效性(建議24小時內涂布)。
等離子處理
利用低溫等離子體轟擊表面,清潔并活化纖維,效果優于電暈,但設備成本較高。
底涂處理(Primer)
涂布硅油前先施加一層底涂劑(如聚氨酯、丙烯酸樹脂或硅烷偶聯劑),形成中間過渡層,明顯提升結合力。
2. 基材改性
選擇高表面能基材
使用經過特殊處理的離型紙(如PEK或PP淋膜紙),或添加無機填料(如納米二氧化硅)改善表面粗糙度。
化學處理
用酸、堿或溶劑清潔表面油脂和雜質,或通過氧化劑(如臭氧)引入極性基團。
3. 硅油配方優化
調整硅油體系
選用反應性更強的硅油(如鉑金催化加成型硅油)。
添加附著力促進劑(如環氧改性硅烷、鈦酸酯偶聯劑)。
控制交聯劑(如含氫硅油)比例,避免過度交聯導致內聚失效。
溶劑選擇*
使用適當溶劑(如甲苯、庚烷)調節硅油滲透性,增強與基材的機械錨定作用。
4. 工藝參數優化
涂布方式
根據基材特性選擇輥涂、刮涂或噴涂,確保硅油均勻覆蓋且適度滲透。
固化條件
溫度:適當提高固化溫度(如120~150℃)促進硅油交聯反應。
時間:延長固化時間(如30~60秒)確保完全反應。
濕度:控制環境濕度(建議<60% RH)避免水分干擾。
5. 其他輔助方法
UV或電子束固化
對UV固化硅油體系,通過紫外光引發快速交聯,減少界面遷移。
添加納米材料
如納米黏土或碳納米管,提升涂層機械強度和界面結合力。
注意事項
兼容性測試:任何處理需與后續剝離力要求平衡,避免過度附著影響離型性能。
環保要求:優先選擇無溶劑或水性硅油體系以滿足環保法規。
動態評估:通過百格測試、剝離力測試(如FINAT標準)量化附著力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