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推 AI 超級工廠計劃,全力追趕中美
歐盟推 AI 超級工廠計劃,全力追趕中美
近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 ——“人工智能大陸行動計劃”,旨在通過構建大規模人工智能數據與計算基礎設施,全力縮小與美國和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差距。其中,引人注目的舉措便是打造一個名為 “AI 超級工廠網絡” 的先進設施體系。
歐盟方面表示,將調動高達 200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1663.2 億元)的巨額資金,專門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計劃在歐盟范圍內建設多達 5 座人工智能超級工廠。這些超級工廠將配備超級計算和數據中心,相較于現有的基礎設施,其訓練吞吐量預計將大幅提高四倍。同時,歐盟還將充分利用其前列的超級計算網絡優勢,另外投入 100 億歐元建立至少 13 個規模稍小的 AI 工廠,以此支持初創企業、行業以及研究人員開發前列的 AI 模型和應用,這些小型 AI 工廠預計在 2026 年投入運營。
歐盟委員會負責人馮德萊恩在 2025 年 2 月舉行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上,介紹了該計劃的關鍵要素。她指出,“人工智能大陸行動計劃” 旨在通過推動五個關鍵領域的舉措,多方面增強歐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能力。這五個關鍵領域包括構建大規模人工智能計算基礎設施、增加對高質量數據的訪問、在戰略領域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加強人工智能技能和人才培養,以及簡化人工智能法案的實施。
歐盟目前已經在歐洲多地積極部署 13 座 “人工智能工廠”。根據 “人工智能大陸行動計劃”,未來歐盟性能比較好的幾家 AI 超級工廠的超級計算機,將搭載多達 2.5 萬枚高質量 AI 處理器,而每家超級工廠的高質量 AI 處理器數量將超過 10 萬枚。這些超級工廠將成為歐盟發展人工智能的重點據點,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強大的計算資源和數據支持,助力他們訓練更復雜的人工智能模型。
在當今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美國憑借其在科技巨頭和前列科研機構方面的優勢,以及中國在大規模數據應用和快速技術迭代方面的突出表現,已然走在世界前列。歐盟雖然在傳統科技領域具備深厚的底蘊,在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礎,但在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大規模應用方面,與中美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自 OpenAI 于 2022 年發布 ChatGPT 引發全球人工智能支出熱潮以來,歐盟在這一領域的發展速度明顯滯后。
為了改變這一不利局面,歐盟除了大力建設 AI 超級工廠網絡,還在其他方面積極布局。例如,在數據獲取方面,歐盟計劃創建數據實驗室,匯集并整理來自人工智能工廠不同來源的大量高質量數據。同時,一項多方面的數據聯盟戰略將于 2025 年啟動,旨在創建一個真正的內部數據市場,以擴大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規模。在促進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歐盟委員會將在未來幾個月啟動 “應用人工智能戰略”,歐洲人工智能創新基礎設施,尤其是人工智能工廠和歐洲數字創新中心(EDIH),將在該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監管層面,歐盟也在努力平衡監管與創新的關系。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去年 8 月正式生效,這是全球首部多方面監管人工智能的法規。此次發布的 “人工智能大陸行動計劃” 中,一些措施將聚焦在簡化人工智能相關法規上。歐盟委員會負責技術等事務的執行副1111111111漢娜?維爾庫寧表示,該行動計劃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盡可能減少相關行業在監管方面的負擔,并保證《人工智能法案》簡單且有利于創新。歐盟還將推出 “人工智能法案服務臺”,幫助企業遵守《人工智能法案》,該服務臺將成為《人工智能法案》信息和指導的聯絡中心和樞紐。
歐盟全力打造 “AI 超級工廠網絡”,并配套一系列相關舉措,顯示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奮起直追的決心。通過整合資源、優化監管、加強應用等多方面的努力,歐盟有望在未來逐步縮小與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差距,在全球人工智能競爭格局中占據更為有利的地位。然而,實現這一目標并非一蹴而就,歐盟仍需在資金投入、人才吸引、技術創新等多個環節持續發力,確保各項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