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高標準測評服務,保障電力電網軟件安全
隨著信息科技的迅速發展,企業合規性管理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針對國家電力電網企業運營中的系統軟件。電力系統軟件掌控著電力從生產到消費的每一個關鍵環節——從發電廠的發電調度,到輸電網絡的高效輸電管理,再到配電系統的智能分配,以及用電環節的負荷監測與需求響應。可見,電力系統軟件對于電網的穩定運行起著決定性作用。而要確保這些軟件能夠完美履行職責,嚴格依據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評估和測試軟件,就顯得尤為重要。
測試標準:電力軟件的“質量標尺”
在電力系統軟件測試領域,有三把重要的“標尺”,衡量著軟件的質量與安全性,它們就是GB/T 25000.51-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 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 Q/GDW 10597-2022《應用軟件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及測試規范》,和Q/GDW10929.5-2018《信息系統應用安全第5部分:代碼安全檢測》。
1. GB/T 25000.51-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 系統與軟件質量要求和評價》是軟件測評過程中一直在使用的非常重要的標準,適用于電力系統軟件產品的質量評估和上線測試。該標準為電力系統軟件的就緒可用性提供了質量要求和測評細則,確保軟件在上線前達到高度成熟和穩定。測試內容涵蓋功能完備性與正確性、性能效率、兼容性與互操作性、安全性與隱私保護、可靠性與容錯性。
2. Q/GDW 10597-2022《應用軟件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及測試規范》,于2022年12月30日發布并實施,主要針對電力行業的應用軟件系統,替代了原來的Q/GDW-1597-2015和Q/GDW-10942-2018兩個標準。新版標準規定了在設計、開發、運行和維護軟件系統時應遵循的一系列安全要求,涵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用戶安全、系統安全、安全管理等多個方面。安全技術要求包括身份鑒別、訪問控制、數據保密性、數據完整性、軟件容錯、個人信息保護等11個基本型要求,以及抗抵賴、資源控制等增強型要求。這是一項強制性的行業標準,對國家電網公司的所有應用軟件系統開發和運行過程有指導作用,同時也是評估和審核電力行業軟件安全與安全防護能力的重要依據。
3. Q/GDW10929.5-2018《信息系統應用安全第5部分:代碼安全檢測》,代替了原來的Q/GDW 1929.5-2013,是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制定的一項技術標準,適用于電力電網信息系統的源代碼檢測。標準文件中規定了代碼安全檢測的具體內容與測試方法,包括輸入驗證、API誤用、安全特性、時間和狀態、錯誤處理、代碼質量、代碼封裝、環境和網頁木馬后門等,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測試內容:多維度評估電力軟件
國家工控安全質檢中心西南實驗室(哨兵科技),早已具備電力電網軟件測試的CMA、CNAS資質,可以為客戶提供電力軟件系統測評服務,出具客觀、公正、專業的評估結果和測評報告。我們嚴格遵循以上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來進行電力系統的評估和測試,測試服務包括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代碼審計、兼容性測試、可靠性測試、穩定性測試、易用性測試、可維護性、環境測試等等,涵蓋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如發電、輸電、配電、用電、調度、監控等。
測試服務:規范流程,專業交付
哨兵科技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測試服務。從需求分析到測試執行,從缺陷管理到報告交付,我們以嚴謹的態度和高效的方法,保障測試的高質量完成。同時,我們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全程采用嚴格的保密措施,確保企業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為企業打造安全、可靠、高效的測試體驗。
我們的測試服務流程
1.測試準備:測試前充分了解測試需求、測試范圍、測試時間,收集目標系統信息,編寫測試計劃和設計測試用例等。
2.測試評審:通過評審檢查需求文檔中是否存在模糊、矛盾或遺漏的內容,以及測試策略、測試范圍、資源分配和時間安排是否合理。
3.測試執行:如果現場測試,測試人員會先確保測試設備齊全且已校準,符合標準要求。然后按照測試計劃和用例進行測試,并詳細記錄測試過程中的數據和結果,包括通過或失敗的原因。
4.缺陷報告編寫:完成首輪測試后,測試人員會整理一份缺陷報告反饋給委托方,詳細描述發現的缺陷、嚴重程度和建議的修復方法。
5.回歸測試:企業根據缺陷報告中的建議,修復系統中的漏洞和弱點后,測試人員進行回歸測試。
6.報告撰寫:測試人員依據測試過程相關文檔數據,生成詳細的測試報告。報告中包括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風險等級以及回歸測試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