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具有大眾傳播性一個好的活動策劃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有的活動策劃會把公益性也引入活動中來,這本身既與報紙媒體一貫的公信力相結合,又能夠激發品牌在**中的美譽度。甚至活動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能夠在時間傳播出去,引起公眾的注意。活動策劃具有深層闡釋功能廣告本身所具有的屬性,決定了它不可以采取陳述的方式來表現;但是,通過活動策劃,可以用把客戶需要表達的東西說得明明白白。因此,活動策劃可以把企業要傳達的目標信息傳播得更準確、詳盡。活動策劃具備公關職能活動的策劃往往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這種主題大多是有關環保、節約能源等貼近百姓生活,能夠獲得廣大消費者美譽度的:通過這些主題的開展,比較大限度地樹立起品牌形象,從而使消費者不單單從產品中獲得使用價值,更從中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與喜悅:廣告宣傳尤其是公益廣告的宣傳有時也能夠取得公關效應,但遠不能與活動策劃公關職能的實效性、立體性相比。一份可執行、可操作、創意突出的活動策劃案,可有效提升企業的度及品牌美譽度。常熟信息化會務及活動策劃共同合作
?策劃是通過周密的市場調查和系統的分析,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情報或資料)和手段,科學地合理地有效地布局營銷,廣告戰略與活動進程,并預先推知和判斷市場態勢和消費群體定勢的需求,以及未知狀況的結果。策劃的概念有五個要素:策劃者、策劃依據、策劃方法、策劃對象和策劃效果的策定和評估。廣告策劃是現代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是廣告活動科學化、規范化的標志之一。美國早實行廣告策劃制度,隨后許多商品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建立了以策劃為主體、以創意為中心的廣告計劃管理體制。1986年,中國大陸廣告界提出廣告策劃的概念。這是自1979年恢復廣告業之后對廣告理論一次觀念上的沖擊,它迫使人們重新認識廣告工作的性質及作用。廣告工作開始走上向客戶提供服務的新階段。工業園區特色會務及活動策劃銷售公司各地高校紛紛設立會展專業,培養本地展覽人才。展覽企業重視員工在職培訓,提高員工展覽專業素質。
?展覽會是指由單位和組織指導主辦,另一些單位和組織承擔整個展覽期間的運行,通過宣傳或廣告的形式邀請或提供給特定人群和廣大市民來參觀欣賞交流的一個聚會,比較常見的如:畫展、車展、房展等。展覽必須具備場地、參展方、展品、主辦方、承辦方、觀眾6個基本條件。在通常情況下,舉辦展覽都是參展的單位或個人對外展示自己在某一階段時間內取得的成果和成就,并通過一個適合自己表達的場地與觀眾分享成就的一個過程。基本上畫家、書法家等藝術家選擇對外展覽的場地優先是美術館,然后是畫廊,世界的藝術展覽地: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倫敦國家美術館梵高博物館在國內藝術展覽相對于比較有影響力的有中國美術館、莫干山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故宮、廣東美術館石家莊美術館等。
??"十五"期間中國展覽項目數量急劇增加,相同主題展覽會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些展覽會項目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競爭參展商,競爭采購商和觀眾,競爭各種辦展資源。今后多數展覽項目將重新整合,總體上將朝向大型化、專業化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國展覽會展位價格水平總體仍然偏低,但由于企業參展將更加理性,展覽市場競爭的結果,劣次展會和"形象展會"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品牌展會不斷涌現。由于展位價格充分反映展會質量水平和供求關系,品牌展會的展位供不應求,其價格可數倍于平均水平,同時拉動全國展會價格的總體水平上揚。未來中國展覽業的競爭,說到底是展覽人才的競爭。越來越多的地方將制定鼓勵展覽業發展的政策,對于展覽人才采取優惠的引進措施,有成功展覽工作經驗的高層展覽專才是各地展覽企業獵頭的目標。各地高校紛紛設立會展專業,培養本地展覽人才。展覽企業重視員工在職培訓,提高員工展覽專業素質。中國展覽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代集市。中國古代集市起源于宗教性的。
?(1)有關展臺的規定。高度限制:展覽會對展架及展品都有限制規定,尤其對雙層展臺、樓梯、展臺頂部向外延伸的結構等限制更嚴,限高往往不是禁止超高,如果辦理有關手續并達到技術標準,有可能獲準超高建展臺、布置展品。開面限制:很多展覽會禁止全封閉展臺,如果展臺封閉,展覽會就失去展示作用,參觀者就會有抱怨,但是展出者需要封閉辦公室、談判室、倉庫等,因此,協調的辦法一般是規定一定比例的面積朝外敞開。這個比例一般是70%,允許30%以下的面積封閉。(2)有關展覽用具的規定。展架展具材料的限制:在很多國家,展覽會規定必須使用經防火處理的材料,限制使用塑料,限制危險化學品。電器的規定:絕大部分國家的展覽會對電器都有嚴格的規定,所用電器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當地規定和要求。電器的規定:絕大部分國家的展覽會對電器都有嚴格的規定,所用電器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當地規定和要求。常熟智能化會務及活動策劃中心
有關手續的規定。展覽會大多要求展出者將設計送審,并要求展出者施工前辦理手續。常熟信息化會務及活動策劃共同合作
從調查數據看,中國展覽業現狀具有五大特點:展覽項目持續增長,數量擴張明顯;展館建設方興未艾,成為城市必要設施;展覽主辦多元發展,主導色彩濃烈;展覽地區集中程度高,經濟發達地區;展覽直接收入增長緩慢,社會經濟效益驅動。(一)展覽項目持續增長,數量擴張明顯中國展覽業可謂"起步晚,發展快",這可以從近五年來展覽項目數增長情況得到驗證。我國1997年的展覽項目數突破1000個①,到2001年突破2000個,2002年就超過3000個,2005年估計約為3800個(見表1)。就展覽項目的國際比較而言(見表2),我國已居亞洲,世界第二,項目數比美國少一些,成為一個"展覽大國"。但是,我國的展覽項目絕大多數是中小項目,規模大的項目和品牌項目屈指可數。盡管這些展覽的總展出面積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就展覽收入而言,我國還不是一個展覽強國。常熟信息化會務及活動策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