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握住試紙條的部位不對
手指握住試紙條中間,可能會污染了試紙條,影響測得結果;又或者握著試紙條一端的時間太長,手指溫度會影響測試結果。
測血糖時我們應該用手指輕輕捏住試紙條兩邊快速插入血糖儀。
采集血方法不正確
采集血時由于進針深度不夠,出血量不足,用力擠壓手指致使組織液混入血液,血液被稀釋導致血糖測試結果偏低。
糖友采集血時,進針深度應適當,使血液自然流出,避免擠壓組織,否則會使測試結果偏低。
消毒劑選用不當
有些糖友采用碘伏消毒,這是不可取的。因為碘伏與試紙上的氧化酶容易起反應,導致測出的血糖值偏高。
建議糖友采集血時使用75%的酒精消毒,而且要等酒精完全揮發后再測試,以免酒精稀釋血液影響結果。 血糖儀斷電后需要進行校準。電子血糖儀異常區間
血糖儀的選擇
1.必須選擇符合血糖儀國家標準,并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準入臨床應用的血糖儀。
2.不建議使用多款不同的血糖儀監測,避免不同血糖儀帶來的檢測結果偏差,影響判斷。
3.準確性要求。血糖儀檢測結果與靜脈血檢測結果的誤差應當在±20%的范圍內。
4.操作簡便,圖標易于辨認,數值清晰易讀。血糖儀數值應當為血漿校準。血糖單位為:mmol/L。
5.血糖儀監測范圍一般為:0.6-33.3mmol/L,低于或高于監測范圍,應當明確說明。
6.血糖儀應當配有一次性采集器進行采集,試紙條應當采用機外取血的方式,避免交叉傳染。
7.血糖測試數據應該可以自動語音播報,高低血糖報警,血糖數據自送上傳到手機上。 自動血糖儀好用著手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正確使用血糖儀的方法技巧。
血糖監測的錯誤操作及處理辦法
1.酒精未揮發干就開始采集血進行血糖測試這樣采集血部位殘留的酒精會和血液一起進入試紙,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正確操作:待酒精揮發干后再進行采集血。
2.血量不足進針深度過淺或者是患者的末梢循環不好都會導致血量不足。正確操作:采集血前放低要采集血的部位,使該部位血液充盈。
3.初次血量不夠,第二次補加血量盡管現在還沒有報告說補加血量會怎樣影響血糖值,但是補加血量會影響血糖值是大家公認的事實。處理方法:如前一次操作保證足夠的血量就可以避免第二次補加血量。
除了規范操作,還要選擇正確的時間進行血糖監測。監測血糖通常有以下幾個時間點。
(1)餐前血糖監測:適用于注射基礎、餐時或預混胰島素的患者。當血糖水平很高時應首先關注空腹血糖水平。在其他降糖診治有低血糖風險時(用胰島素促泌劑診治且血糖控制良好者)也應測定餐前血糖。
(2)餐后血糖監測:一般指餐后2小時血糖監測。適用于注射餐時胰島素的患者和采用飲食控制和運動控制血糖者。在其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獲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紅蛋白仍不能達標者可通過檢測餐后血糖來指導針對餐后高、血糖的診治。
(3)睡前血糖監測:適用于注射胰島素的患者,特別是晚餐前注射胰島素的患者。
(4)夜間血糖監測:用于了解有無夜間低血糖,特別在出現了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時應監測夜間血糖。 如果出血不暢,不可大力擠壓手指,以免混入組織液影響結果。
拿到體檢報告的時候,很多人會習慣性地去看“三高”檢查結果,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血糖”。
的確,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但很多“糖友”發現,一段時間內每個血糖儀檢測出來的結果都存在差異,再跟醫院的數據一對比,覺得差異更大,其實這主要源于使用方法的問題。
血糖儀買了,那是不是馬上就可以用來測血糖了呢?當然不是,還要先進行“血糖儀校準”。通常,血糖儀每兩個月校準一次就好,如果有以下情況就需要及時校準:初次使用新的血糖儀,每次使用新的一批試紙條時,血糖儀有跌落、損壞時,測定結果未能反映患者感覺的身體狀況時。 艾科血糖儀是一款高精度、易操作的血糖檢測設備,可以隨時隨地檢測血糖數值,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醫用血糖儀校正
血糖儀的測試原理是什么。電子血糖儀異常區間
1、校正:血糖儀不同,有些需要測血糖前試紙條校正過生日或驗證碼校正。
2、消毒:選用75%的乙醇消毒采集的部位皮膚,不可選擇其他對檢測有干擾性的消毒劑(如碘伏等)。
3、采集:待消毒皮膚部位乙醇晾干后進行采集(采集可用采集筆或直接用采集針頭)。
4、檢測:采集針穿刺皮膚后,輕壓創口周圍使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輕拭去一滴以后,將第二滴血液滴入試紙區上的指定區域(穿刺皮膚后切勿過度用力擠壓,以免組織液混入血樣造成結果產生偏差),等待血糖儀檢測結果(通常10秒-數分鐘后即可)并記錄。 電子血糖儀異常區間